(1)軋輥使用首先是要安排合理的軋制計劃。在換輥后的1到2小時內(nèi),安排強度比較低的如Q235B SS400等、寬度比較小的(2500—3000mm)規(guī)格,對軋輥進行預熱燙輥,這部分鋼板叫燙輥材;隨后安排寬度較大的(3000—3500mm),軋制1到2小時,這部分鋼板稱為過渡材;然后進行正常的規(guī)格(主體材)軋制,寬度從3200mm到4800mm逐漸加大。在最后6到8小時,寬度逐漸減小??偟膶挾劝才畔笠粋€“烏龜殼”。以小時產(chǎn)量200噸計算。
(2)軋輥輥身冷卻水要保證足夠,且水溫不宜過高,最好在35℃以下。冷卻水應保持中間部位3500mm左右適當大些。水質(zhì)保證清潔。
(3)軋輥下線后,進行冷卻到50℃以下后,進行磨削。并測量表面硬度。在按要求的凸度加工的同時,保證把加工硬化消除。
(4)嚴禁超壓下量軋制。防止夾鋼、刮框等事故發(fā)生。以免燒傷軋輥。
(5)應當保證板坯加熱均勻,避免軋件上翹下扣,以免撞傷軋輥表面。
(6)軋制量足夠時應即使換輥,避免軋輥疲勞,造成掉皮、掉肉、裂紋等。
影響軋輥使用的因素很多,因此對軋輥的使用必須動態(tài)管理,軋制計劃、溫度、強度、輥型、冷卻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。軋輥管理人員應該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系統(tǒng),對各種信息進行記錄和分析,不斷總結(jié)和研究,開發(fā)適合5m寬厚板的軋輥使用新技術(shù)。